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關於協會



 




一、緣起

台東縣東河鄉深山的偏鄉部落約85%家境貧困三餐不繼,沒有正常工作及生活;有一群被遺忘的孩子、老人及無助的單親家庭,孩子們都是在沒有家庭功能的環境中成長,也總是會無法正常上學,幫忙祖父母工作;基礎教育不足,如: 國中生還不會注音,甚至不識字,不會寫字;家庭功能不健全、行為偏差、缺乏自信心,學習態度消極、家中無寫功課的場所及孩子輔導功課;假日及放學後沒飯吃。

我們十分心疼這些孩子總是挨餓、受凍、沒有父母的關愛,孩子們的心願這麼小,卻離基本需求這麼遠;我們除了教好孩子們的功課,更不放棄,給這130位小朋友一個比目前家庭更好的學習環境並成為孩子們第二個溫暖的家,期待您的援手。

台灣東海岸美景遠近馳名,但在中央山脈與東海岸間之海岸山 脈上,幾近封閉的山區則鮮有人探訪;因為此處對外交通非常不便,所以政府在此山區成立泰源管訓隊(技訓所),將一些惡性重大的人犯關押此處,除可杜絕與外界接觸外,亦表明既來此處則潛逃無望!可曾想像:在台灣有一個村落距離最近火車站,仍需開車一小時以上?歷年來人口流失超過一半以上?10%父母雙亡、68%父母離異或隔代教養、60%需要車輛接送才能上下學、76%家境貧困三餐不繼、90%課業及學習程度非常差! 本協會的孩子就是生存於此窮山惡水、交通不便之偏僻山區,孩子除了身體還算健康外;其家庭、生活、就學、人際關係、行為、觀念、課業等均存在許多問題!此也是課輔班將繼續面對的問題,更是未來之使命!



二、使命

  • 從事原住民文化之傳承及教育事業之相關活動
  • 設置母語教室,挽救族語滅絕,傳承各族群語言文化發展,促進國際交流及各族群的融合
  • 辦理原住民學生教育輔導;媽媽教室研習、輔導就業透過志工培訓,提供志工學習成長之機會 ,並結合熱心公益人士參與社會福利服務等等各項訓練課程
  • 辦理原住民社會教育、家庭教育、親子教育等各種文康活動,以提倡健康休閒活動充實生活內涵
  • 辦理關懷原住民各項愛心活動及強化原住民生活智能與技巧
  • 推行協助有益身、心、靈運動健康及有助於達成,本會業務及宗旨之社會公益活動
  • 輔導課程包括數學、英文、社會、自然、國文作文等


三、願景
  • 各部落書屋建置完成
  • 讓每個需要課輔班的孩子均能接受協助
  • 師資在地化培訓及建置完成
  • 接送交通車補充完成
  • 自有餐飲設施與供給建置完成
  • 在地文藝課程普遍化
  • 開展地方合作
  • 確定協會營運模式並制度化
  • 協會與課輔校園,自地興建完成
  • 文藝創作培訓設施與制度開始建立
  • 創設幼兒班並代替家長照護及發展學前教育
  • 第二代之在地師資儲備完成
  • 課輔教材編制及製作具體化
  • 米糧等食品開始自行栽種
  • 家長逐漸取代課輔班功能
  • 地方產業生根並開始支援課輔班資財
  • 課輔班資訊教育普遍化並能開始營運
  • 能開始培養學生之職業訓練
  • 部落讀書風氣形成
  • 部落課輔班自給自足
  • 前課輔班的學生開始回流並協助輔導
  • 自地興建完成之課輔校園開始營運
  • 在地師資充裕可隨時各別在家協助學生課業
  • 地方產業發展至能提供多數貧困家庭就業
  • 產地發展成熟並解決多數家庭生計問題
  • 開展特有之在地精緻農業
  • 才藝訓練成熟與在地之文化經濟結合

四、沿革

民國96年 開始籌備與規劃,歷經半年多的行政程序
民國97年 1月7日正式成立〝社團法人台東縣原住民嘎屋啦瀚文教發展協會〞,並開始經營部落格
民國101年 協會官網與官方粉絲頁開始成立與運作
民國102年 協會的〝嘎屋啦瀚希望之家〝在台灣寶島善工團的大力興建下成立,擺脫了過去一年搬一次家的困境,並讓孩子有了一個永久及舒適的成長學習環境
民國103年 開始引進打擊樂器之音樂課程,同時,也開始發展我們的產業,使蔴竹林部落近百公頃的咖啡田園活化並提供當地居民一個經濟來源
民國105年 開始引進薩克斯風課程,並於暑假帶著學童到台北表演,推展我們的原住民音樂、舞蹈文化